【墨雪公益】当孩子与“癌症”联系到一起
在欢声笑语的课堂之外,我们很难把象征着恐惧的“癌症”二字,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联系到一起。
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教授倪鑫团队完成的研究显示:2018年至2020年平均每年新发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4.038万名。
为了守护童心,向患癌儿童传递温暖,2024年1月25日,墨雪联合广州市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大爱时光,发起“关爱患癌儿童”阳光公益行活动。工作人员进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担任志愿者。
以温暖行动,护航童心生长
考虑到患癌儿童的身体状况,此次公益活动没有举办任何仪式,志愿者们在完成服务培训和消毒工作后,带着礼物走进病房陪伴小朋友们做手工、玩玩具、讲故事、读绘本,在守护与互动中感受爱意静默流淌。
此次公益行动,墨雪向患癌儿童捐赠了故事卡、故事书、玩具摆件、学习机钥匙挂件等物资。
有小朋友告诉志愿者,提前得知当天下午能收到礼物,他们兴奋得中午都睡不着觉。
对于孩子们而言,家长是坚实的后盾和温暖的港湾,但他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墨雪以爱为源点,向家属进行了覆盖式捐赠,包含墨雪洗护发套装、面膜、洗衣凝珠等物资。
广州金丝带的游戏师羊羊姐姐一直在南方医院-儿科为患癌儿童提供服务,她的日常工作是以游戏的方式帮助患癌儿童适应住院生活。
她表示:“我们希望能通过陪伴和鼓励让患癌儿童和父母知道,他们不是自己在对抗病魔,而是医生、护士、志愿者甚至全社会都在跟他们一起加油!”
爱是生命源泉,儿童癌症需你我之力
“百年之后,我曾经有过多少存款,住过什么样的房子,开过什么样的车?都不再重要。但是,如果我对一个孩子的生活起到过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个世界也许会因此不同。”这是挂在波士顿儿童医院走廊上的一段标语,也是此次公益之行的温暖初心。
WHO世卫组织指出:“儿童期癌症”通常指15岁以下的儿童癌症,儿童期癌症罕见,仅占癌症总数的0.5%至4.6%,但这个数量仍在逐年攀升。
由于其罕见性,儿童癌症的确诊反而成为一个难点。由于儿童难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且监护人缺乏癌症相关知识,且大多数基层医院也没有相关认知,因此儿童患癌被确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
但好消息是,只要儿童癌症被更早地发现和坚持治疗,能得到较好地治愈。大多数儿童肿瘤为良性,即使是儿童恶性肿瘤也能被治愈,如患病率最高的恶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率是90%,肾母细胞瘤治愈率也达到90%以上。
“许多患癌儿童家属的情绪波动反而不是医疗费用等客观原因,而是由于对癌症的认知局限,让他们觉得癌症是非常遥远且可怕的事情,在入院较长一段时间内,家属都无法接受孩子得病的事实。”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志愿者们。
另一方面,在医院花时间、花精力照顾患癌儿童对家长而言,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在志愿者到达医院后,有几位家长提出让志愿者帮忙照看孩子,否则自己无法抽出时间去准备晚饭或解手;
志愿者们也观察到,有患癌儿童的母亲为了不花太多时间去洗发护发,直接剃了寸头,同时也是给掉光头发的孩子一些鼓励。
因此,倡导全社会关注并了解儿童癌症相关知识,消除大众对于儿童癌症的成见和误解,避免放大对儿童癌症的过度恐惧而影响孩子的治疗。
同时,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一群体,用切实的行动给予患癌儿童和家属一些支持,是值得我们大多数人去努力的工作。
墨雪开启公益新篇章,义不容辞履行社会责任
此次充满爱意的公益行动,是墨雪开启公益新篇章的起点。
一方面,墨雪将会持续关注患癌儿童群体,尝试更多深入人心的公益捐赠活动,如呼吁用户捐发、举办知识讲座、向医院护士及护工等群体捐赠物资等;另一方面,墨雪也将在更多新领域进行探索,如救治野外古树活动,可持续发展相关公益活动;
未来,墨雪将积极关注社会时事,义不容辞担当并履行社会责任,贡献温暖蓬勃的“墨雪力量”。